文章已阅读
 

基本概念

一、有关数据方面的概率

(1)工作空间:是用于保存用户工作环境,主要完成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包括打开、关闭、创建、保存工作空间文件。
文件方式存储(.sxwu,.smwu,.sxw,.smw)
数据库方式存储(SQL Server、Oracle)
(2)数据源:由各种类型数据集组成,是空间数据集的物理存储方式。
文件方式存储(*.udb/udd)
其中:udb格式是精准数据格式;UDD
在文件型数据源中,*.udb 文件主要存储空间数据的空间几何信息,*.udd 文件存储属性信息。
数据库方式存储(SQL、Oracle、PostgreSQL、DB2、BeyonDB)
(3)数据集:是同种类型数据组成的数据集合,也就是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数据集没有对应的物理存储文件,其物理存储在对应的数据源中。
(4)点数据集:只能用于存储点对象,如离散点的分布。
(5)线数据集:是用于存储线对象的数据集,例如河流、道路、国家边界线的分布。
(6)面数据集:是用于存储面对象的数据集,例如表示房屋的分布、国家区域等。
(7)文本数据集:是用于存储文本对象的数据集,那么文本数据集中只能存储文本对象,而不能存储其他几何对象。例如表示注记的文本对象。
(8)网络数据集:是用于存储具有网络拓扑关系的数据集。如道路交通网络等。
(9)复合数据集:是指可以存储多种几何对象的数据集。
(10)路由数据集:是由一系列空间信息中带有刻度值 Measure 的线对象构成
(11)影像数据集:属于栅格数据集类型,不具备属性信息,例如影像地图、多波段影像和实物地图等。
(12)格网数据集:(Grid)属于栅格数据集类型,例如高程数据集和土地利用图。其中每一个栅格存储的是表示地物的属性值(例如高程值)。
(13)记录集(Recordset):是 SuperMap 数据的基本操作单位,由一条或多条记录(行)组成,每条记录对应矢量数据集中的一个几何对象及其关联的属性信息。

二、有关地图方面的概念

(1)图层(Layer):图层可理解为地图窗口中的透明薄膜。图层是数据集的可视化显示,显示数据集的实质是将数据集中的对象以一定的风格添加到地图窗口中,就形成了一个图层。
(2)地图:一个或者多个二维数据集被赋予一定的显示风格,显示在一个地图窗口中,就成为地图。地图是通过工作空间以文件和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物理存储,因此,保存地图后,还需要保存工作空间。
(3)布局:将一幅或者多幅地图放在布局窗口中,并添加其他辅助制图要素,
如:图名,图例、地图比例尺等,就成为布局。
三、工作空间与数据源的关系:工作空间和数据源对应不同的物理存储。一个工作空间中可以有多个数据源。
四、数据源与数据集的关系:数据源是数据集的物理存储方式。一个数据源可以有多个或者多种类型的数据集。一个或多个数据集可以组成一个或多个数据源。
五、数据集、图层和地图的关系:图层是数据集的显示方式。图层能将数据集中的对象以适当的风格进行显示,而数据集中没有存储风格。一个或多个图层构成了地图。图层和地图会随着数据集内容的改变而动态更新。一个数据集可以配置多种风格添加到一个地图窗口中。数据集不等于图层。
六、工作空间和地图、布局的关系:地图和布局都保存在工作空间文件(或数据库)中,保存地图和布局后,如没有保存工作空间,结果将不被保存。如果工作空间没有数据源,则相应的地图和布局将没有数据。

三、地图模板与图层风格模板的差别

地图模板 图层模板
相 同点 (1)后缀为*.xml的模版文件,以记事本方式打开; (2)地图、图层设置同类风格时使用; (3)模版文件可根据需要修改。
不同点 (1)包含图层信息:图层风格、 专题图信息等; (2)加载时地图模版中图层的名 称、数据源的别名要保持其正确性、 可用性,有需要人工干预的成分; (3)加载地图模版后需要保存地 图。 (1)就只有图层信息:图层风格、专题 图信息等; (2)同种类型的图层风格导入; (3)可不包含图层标题导入。

四、二维数据如何实现三维表达
通过三维图层表达

➢ 用三维符号表达二维的点线面

➢ 将二维线/面空间拉伸

升维成三维数据

➢ 指定高程值实现升维成三维数据

➢ 从同一地区的TIN地形或倾斜摄

影模型数据获取高程

➢ 给二维面一个高程,然后线性拉

伸并贴图,生成三维实体模型

五、倾斜摄影

(1)裁剪:对倾斜摄影数据进行裁剪,保留区域内/外的数据。

(2)镶嵌:倾斜摄影数据镶嵌操作是将选中的倾斜摄影模型图层与指定的镶嵌面进行镶嵌 的操作,镶嵌图层同时支持二、三维面图层。

(3)纹理替换:实现对倾斜摄影模型中指定对象的纹理进行替换。该方法可以用于去除多余的 对象或剔除不清楚的对象。

六、3Ds Max模型指的是AutoDesk 3DS MAX软件的数据成果,是三维GIS应用中 常见的一种三维模型数据

七、三维场景用虚拟化技术手段来真实模拟出现实世界的各种物质形态、 空间关系等信息。

(1)三维场景提供了平面场景和球面场景两种视图模式

(2)平面场景:使地球球面展开成平面,模拟整个大地,类似一个平面的形式进行场景展示

– 支持加载平面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的数据

– 不支持加载和新建KML 数据

– 不支持显示海洋水体、大气层和经纬网等要素

(3)球面场景:球面场景是指以球体对地球表层的场景进行模拟展示的三维场景。

– 支持加载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的数据

– 可控制经纬网格、导航罗盘、帧率信息等要素的显隐

八、图层优化的方法:可见高度:通过相机与图层的垂直高度控制图层的显隐;控制整个图层对象的可见性

可见距离:控制模型对象的可见性;过相机与模型的直线距离 控制模型对象的显隐

九、保存场景和工作空间

(1)

工作空间基本结构 – 数据源 • 与倾斜摄影模型图层配套的矢量面数据集 • 与BIM模型图层配套的模型数据集 • CAD数据集(粒子特效) • …… – 场景 • 三维图层 – 二维、三维点线面矢量和专题图层 – 三维点线面矢量缓存图层 – 倾斜摄影、点云、BIM和矢量拉伸模型缓存图层 – KML图层 – 在线服务图层 – 影像缓存图层 – 地形缓存图层 – 粒子特效图层

浏览 |

© 2023 南疆 with help from Hexo and Twitter Bootstrap. Theme by Freemind.

container-narrow -->